河道和湖泊的水生态修复或者水质提升工程已轰轰烈烈、全区域开展了十几年的时间,河湖水质已有了全面的提升,出现严重污染情况的河湖不再普遍,但不可否认的是河湖水质仍处于一个“动荡”的阶段,水质恶化问题呈现各种不确定性,比如,时间不确定、污染类型不确定、范围不确定、程度不确定等。全国河湖水质的相关管理工作,逐步进入了维护期,反而这种“不确定”的状态,让这个细分行业紧张感提升了不少。
河湖水质水质提升、生态改善的项目,从未单独完成过;更多的情况下是结合市政、水利相关工程,间接的保障了河湖水质全面提升的效果。这也就引出了当下一个重要问题:在没有市政和水质工程协助的情况下,河湖这个主体,又该如何维持既有的成绩,又该如何持续彰显这个细分行业的价值?
任何事物的运作,都有其特有的底层逻辑。河湖从来不是一个污染治理、削减的主体,它们更重要的功能是承接各类“微污染”与生活用水这两个主要的场景;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对待河湖的态度。这也是既往河湖治理方案中为什么极力强调沿河排污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是这个逻辑的本质未能被重点提起。
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聊聊河湖水质维护的必要性和目标,以上作为主题的引入,应该也是足以。
河湖作为各类废水处理后的出路(生活污水、农业退水、养殖尾水、工业废水等),以及人们生活需求(饮用水、娱乐、景观、环境等)的起始端,所以河湖的水质、生态健康度保障,必然是一个需要被永久关注、投入的工程。
然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河湖的治理工程实施后,取得的效果并不能普遍得以维持。这个主要的原因包括(1)既往的工程措施,并不是以着实可以恢复区域河湖水质或生态功能为目标的;(2)相关工作的延续性差强人意;(3)实施团队的专业相符性有落差;(4)汇入性污染的持续性等等。既然原有问题没有得到真实的解决,相关工作的持续也是必需的,需要重新考虑的是工作的方式而已。
持续坚持河湖水质、生态提升、维持工作,是基于河湖这个主体内不可能杜绝污染汇入而明确的。除了普遍意识到的外来污染外,还有就是河湖自身各类生命活动而引起的“污染”。这包括水生植物、微生物、藻类、底质等。河湖不同于其他“污水处理单元”,需要特别关注季节、气候等变化因素。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水生植物、微生物和藻类的活动强度的变化,包括水草衰败和疯长、藻类的爆发等,也会引起底质环境的变化,从而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下,导致水质出现了周期性、特性变化;这些因素导致的水质问题的出现,是不以外来污染的强弱而变化的,这个相关的管控工作是需要长期、且专业性的观测和应对的。
补充、强调一句,河湖是一个有生命活动的大集体。这也是一个被广泛忽略的重要属性。以至于行业内存在一个论调:解决掉管网污水等问题,河湖水质不会差。这显然是一个有失偏颇的观点。这个也是目前河湖水质普遍存在各类“不确定”动荡的主要原因。
河湖水质及水生态的维护工作,就是为了能及时应对上述各类“污染”,保障水质、生态健康的。
局限于行业的阶段性发展,对河湖的管理工作仍是主要以水质水平作为评判标准。但,水质的达标并不能充分代表,河湖水质及生态的维护工作满足了现实的标准。这个主要体现在当下水质考核的时间点、地理点位等因素上。
除了水质,生态属性仍未能被广泛关注或考核。
河湖水生态的状态是确保河湖水质长期维护的重要前提因素。河湖养护工作的重要目标,也应是在维护水生态各类属性的前提下,完成水质维护的工作
要实现河湖水质的长期保持或优化,相关的维护工作自然也是长期的,这是基于外源污染、内部生命活动、行业服务属性等多种因素而注定的。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 从3个方向聊一下河湖水质长效维护的必要性
- 为什么说重视农村污水才是真正重视环保?
- 滤膜采样:采样前校准±2%,采样后校验5%(10%)一、校准与校验:核心概念辨析校准:校准指与标准装置比对,调整流量计内部参数(零点/倍率)使其准确,操作较复杂且耗时长。校验:校验指与标准装置比对测量值,验证误差是否达标,不调参数,操作简单且耗时短。二、为什么要进行流量校准?仪器长期使用会导致部件磨损、传感器老化产生测量误差,导致实际采样流量偏离设定值,需通过流量校准保障数据准确性。三、流量校准的基本原则采样前校准、采样后校验:校准保障仪器精准,校验确保采样数据可靠。校准仪器精密度更高:使用精密度高于被测
- 天越热,曝气越吃力?污水厂夏季“充氧难”的真相!
- 夏季高温污水处理厂泡沫多是怎么回事?
- 高盐废水零排放工艺的设计及应用
- 总氮难测的关键点找到了!
- 污水处理中总磷超标的处理方法